GNSS/RTK天线/高精度天线

12年卫星导航行业积累

深圳市红心科技电子有限公司

全国服务热线:

188-2651-7057

新闻资讯

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
GPS/BDS有源陶瓷天线选型与应用指南

2025-08-19

在空间受限的终端里,要想稳定接收GPS与北斗的L1/B1信号,同时兼顾抗干扰与安装便利,有源陶瓷天线常常是更稳妥的方案。它把陶瓷贴片单元与低噪声放大器(LNA)组合在一起,既保证基本辐射/接收性能,又把微弱的卫星信号在第一时间放大,提高系统链路余量,降低对主板前端射频设计的压力。

一、核心特点与适配频段

双系统双频段:覆盖GPS L1(1575.42 MHz)与北斗B1(1561 MHz),便于多星座联合定位,提高可见星数与DOP表现。

圆极化(RHCP):与卫星下行信号极化一致,减小地物反射等非理想路径的影响。

有源前端:内置LNA并强调带外抑制,目标是降低系统失锁风险,适合电磁环境复杂的车载和工业场景。

小尺寸结构:外形约35×35×6.5 mm(该系列也有35×35×4 mm的薄型变体),为终端预留了灵活的装配空间。

标准射频接口:50 Ω馈电、IPEX(U.FL)一代接口,便于与常见GNSS模组和同轴线束对接。

注:产品页与规格书显示的外形厚度与增益存在“版本差异”:页面给出6.5 mm、典型增益15 dBi;规格书中的薄型版本为4 mm、典型增益28 dBi。选型时以目标版本的数据为准。

二、关键电气指标解读

频率与驻波:工作在1561/1575.42 MHz,VSWR<1.8,说明在目标频段内匹配良好,减小反射损耗。

极化与方向图:RHCP、全向辐射,实装后对终端姿态敏感度相对温和,利于移动场景下的连续跟踪。

增益与效率:系列典型15–28 dBi(含有源放大)与**35–80%**的天线效率,反映了不同厚度/堆叠与前端放大配置的差异。

温度范围:常温–中温环境下可靠,标称–30 ℃~+70 ℃;适合大多数民用、车规外设的温度工况。




三、结构与装配:从“能用”到“好用”

安装面与“金属近邻”

陶瓷贴片对近场环境敏感。天线正下方尽量留出均匀且完整的接地面,上方避免金属盖板紧贴;若必须靠近金属件,预留2–3 mm以上空气层并做实测校准(VSWR/回波)。

线束布线

IPEX连接线尽量短直,远离开关电源、数字时钟、宽带射频收发等噪声源,减少共模/差模耦合。

壳体材料

塑胶壳体的介电常数与厚度会改变谐振点与带宽;定型前做一次整机预扫,结合样件对谐振频点与驻波微调。

机械固定

陶瓷件脆性较高,装配要控制应力与扭矩,避免挤压或翘曲导致电性能漂移与开裂。

四、系统级抗干扰设计

带外抑制:该系列强调LNA的带外抑制能力,但系统仍需前后级协同:在主板上为GNSS前端保留LC/SAW滤波位置,必要时加入π形或T形网络与ESD/静电通道。

电源噪声:有源天线对电源纹波较敏感。建议靠近馈电点布置低噪声LDO + RC/π滤波,并限制天线馈电线上的开关噪声耦合。

同频/邻频干扰:与蜂窝、蓝牙、Wi-Fi布线分区;避免与GNSS整倍频相关的系统时钟落在L1/B1附近。

ESD/浪涌:射频口与馈电口分别配置TVS/ESD器件,并确保浪涌电流回路短直可控。

五、典型应用场景与集成建议

车载导航/定位单元

车内金属件多、走线长,建议把天线放在塑胶外壳顶部或仪表台下方开阔区域,减少遮挡;与LTE/5G主天线保持足够隔离。产品页面给出的使用场景也包括车载与智能设备方向。

共享两轮/物流终端

外壳轻薄、空间紧,优先选择4 mm薄型版本,配合内置防水结构与减震。

无人机/无人车

远离高电流电调与电机,最好顶部居中,并考虑加金属屏蔽罩与磁吸底板防止扰动。

穿戴设备/便携终端

对舒适度与厚度敏感,注意贴近人体时的介电加载效应,通过匹配微调与功耗管理维持搜星速度与定位精度。

六、与GNSS模组配合的“几件小事”

前端阻抗:保持50 Ω通道的一致性,减少多余转接与急弯。

馈电方式:确认模组是否具备**天线馈电(ANT_BIAS)**能力;若无,则在主板提供独立的干净馈电并加限流保护。

软件策略:启用多星座联合与多路径抑制(如果模组支持),缩短TTFF并提升动态环境下的稳态精度。

实测闭环:用相同工况对比C/N0、可见星与锁定星数量,以及行驶/步行轨迹漂移,指导结构与滤波取舍。

七、验证与量产:从样机到出货

样机阶段:先做S11/回波与辐射效率快测,再进行整机路测与障碍环境测试(高楼林立、树荫、车库)。

预一致性:在电磁兼容环境中做辐射/传导抗扰的基础检查,确认LNA供电稳定、不会受车载或工业电源瞬态影响。

一致性与可靠性:结合项目标准完成ESD、温循环、振动、跌落等项目,确保批量一致性。

BOM与工艺:明确IPEX型号、线缆规格、焊接/压接工艺与扭矩标准,给出装配治具与抽检方法,避免批次波动。

八、选型要点速览(以HX-TYGB2-354-CV36系列为例)

频点:GPS L1 + BDS B1,双系统协同。

外形:35×35×6.5 mm主流版;亦有35×35×4 mm薄型版。

接口:IPEX一代,50 Ω。

指标参考:VSWR<1.8、效率35–80%、增益(含有源)15–28 dBi(按版本区分)。

环境:–30 ℃~+70 ℃。

应用:车载终端、无人驾驶/智驾系统、车辆追踪、智能设备、自主巴士等。

九、常见问题与处理思路

装上壳体后驻波变差:塑胶骨位或金属件靠得太近;调整高度/空腔或在主板端做小幅匹配补偿。

搜星速度慢:检查ANT_BIAS供电值与纹波,确认LNA没有被限流;比对C/N0曲线判断是否被带外干扰“压底”。

行驶中偶发掉星:排查与蜂窝、Wi-Fi的同轴束线是否并行过长;对主板开关电源做EMI优化或改变走线层叠。

静电冲击后短暂失锁:在接口端口加TVS,完善外壳/支架的ESD泄放路径,增加软件层面的再捕获策略。

十、采购与打样提示

明确是6.5 mm常规厚度还是4 mm薄型,两者电性能与装配细节不同。

与供应方确认线缆长度、IPEX方向、安装孔位与固定方式,拿到布置图与不确定度说明再下单。

首批建议多做几套治具与线束,便于A/B对比与快速迭代。

GPS/BDS有源陶瓷天线把“尺寸、性能、装配”的平衡点放在了工程可落地的一侧。只要把握住安装环境、馈电洁净度、带外隔离这三件事,就能在复杂场景里获得稳定的定位体验;选型时对照频点、外形与接口,结合项目工况做一次预扫,后续量产就会顺畅许多。